当前位置:首页>成果推广>规章制度详细内容

成果推广详细内容

批注式阅读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 阅读能力

发布人:市级管理员 发布单位: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:2019-10-16


 

高新区西仰陵小学  步瑞彦

 

 

徐特立先生有句名言:“不动笔墨不读书”。在毛主席的藏书中,批语、符号遍布全书。阅读时读者产生了欣赏、疑问、评价等感受,并将这种感受用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注,这就是批注式阅读。它是一种传统有效的读书方法。

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》指出“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,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,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,加深理解和体验,有所感悟和思考,受到情感熏陶,获得思想启迪,享受审美乐趣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、体验和理解。”这些阐述都在告诉我们,阅读教学应该尊重学生,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本进行理解、感悟、评价、欣赏。批注式阅读符合课标要求,是一种有思考、有深度、有个性的阅读方法,能够使阅读由被动变为主动,能够有效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。

 

一、学生学会符号批注和简单文字批注

 

第一阶段是将批注式阅读引入日常阅读教学,学生学会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基本的批注符号,对文本进行简单文字批注,学会查阅工具书,达到整体感知文本的目的。在日常教学中采取了三步走的原则:

首先,教师引领。美国总统里根说过“在所有与孩子发展有关的因素中,都包含着一种角色的模仿。”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,教师的示范很重要,我在课前或课上和学生一起阅读文本时,先示范批注式符号的应用,学生再模仿我,这样我的批注范本就成了学生效仿的模板,就像刚开始说话的孩子在模仿妈妈的口音一样,因此,最初阶段教师引领是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最重要环节。



..................

0